


微信扫一扫
-------------以上为广告----------------
去年10月份以来乐清降水量偏少,我市干旱少雨,可用水量逐渐减少。面对严峻的旱情,我市的抗旱保供水已成为了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在乐清市委市政府的统筹、部署下,柳市镇政府、市供水集团及各相关部门,在经过科学调研、缜密研究后,积极筹划,对接温州启动了“隔江海运”调水计划。
此次计划从温州状元桥水厂
通过船运的方式批量调水,
送至黄华码头后,
再由加压泵经临时管道增压送入市政管网,
预计每天可增加约3000-4000吨水量,
主要解决黄华及周边末端片区用水难的问题。
1月22日上午6时许,温州龙湾区状元码头已经开始了当天的送水工程准备工作。一条长达300米的临时管道源源不断地往船舱中输送着清澈的自来水,而在江对岸的黄华码头,有近300米的管道正等待着将这些水送进缺水的家家户户。
现场工作人员表示,仅这一艘正在工作的“泓瓯001”号轮船就可运载1500吨的水,另有一艘可运载1000吨水的船会在前一艘船驶出码头后开始作业。
下午3时许,乐清黄华码头上人头攒动,附近的村民纷纷闻声而来,翘首等待着此次“隔江海运”的第一艘船顺利停靠。黄华村村民赖女士表示,黄华村作为柳市片区供水的末端,应急供水方案实施以来,一直处于低压少水状态,“这段时间我们全靠消防车送水,最近听说就要来水了,大家都很激动。”
据悉,目前我市各片区供水基本趋于平衡,但柳市黄华等末端片区用水仍然窘迫。此次“隔江海运”调水工程筹划对接已近半月。
“我们中间也遇到了很多困难,比如材料的采购、码头的政策处理协调、电力的部署规划等等,但大家都非常理解我们末端片区用水难的情况,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最终还是尽快克服了。”我市供水集团负责人说,在温州和我市多方的通力合作下,最终耗时五天完成了瓯江两岸总长近600米的临时管道建设和电力安排部署等前期工程。
晚上8时许,黄华码头依然灯火通明,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努力作业及许多村民的见证下,抽水阀门顺利开启,此次调水工程的第一批水迅速被送入了市政管网,通向千家万户。家住黄华社区曹川公寓的倪阿姨在得知成功通水的消息后,更是兴奋地跑进厨房,准备给家人做顿香喷喷的夜宵庆祝一下。市供水集团负责人表示,阀门开启后,不消半个小时,黄华及其周边等管网末端片区基本都能有水可用。
来源: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见习记者 施牧孜/文 施牧孜、黄瀚/摄 陈瑶璐/视频制作